• 首页
  • spbocom体育手机比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他说了一段话,令政变者羞愧万分_斯大林_苏联_改革

    发布日期:2025-07-07 03:16    点击次数:60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一度成为了全球不可忽视的超级大国,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领域,都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斯大林的接班人,尼基塔·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在任内实施的残酷清洗与镇压感到极度不满,这种深刻的愤慨促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斯大林情绪。然而,赫鲁晓夫非常精明,他懂得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保持低调,巧妙地避开斯大林的猜疑,最终悄然攀升至苏联政治的核心。

    赫鲁晓夫成功地接替了斯大林的位置,但这一过程中,赫鲁晓夫也成为了在苏联的政治体制下,唯一一个被正式罢免的领导人——尤其是在当时苏联实行终身制的背景下,这一事件颇为震撼。1953年,斯大林突然去世,赫鲁晓夫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判断和卓越的政治技巧,迅速在苏联政坛崭露头角。1955年,马林科夫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辞去了部长会议主席一职,赫鲁晓夫随即提名布尔加宁接任。然而,布尔加宁并没有雄心壮志,也缺乏强大的政治支持,使得赫鲁晓夫顺利成为了苏联的实际领导人。

    展开剩余81%

    上台后的赫鲁晓夫执行了与斯大林完全不同的政策,其中尤以三项重要改革最为显著:第一,他彻底否定了斯大林的领导模式;第二,他为斯大林时期的冤屈案提供了平反,尤其是“列宁格勒案件”和“医生间谍案件”中的受害者得到了冤屈的纠正;第三,赫鲁晓夫推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旨在提升苏联的整体经济实力,特别是在农业领域。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举行的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震撼人心的“秘密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在会上他激情澎湃地演讲了超过四个小时,猛烈批评了斯大林对个人崇拜的极端推崇,并详细清算了斯大林时代的种种错误。

    赫鲁晓夫的这一行动为苏联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支持下,几乎所有在斯大林的大清洗中丧命的人,包括被冤枉的案件,均获得了平反。虽然斯大林年轻时为苏联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晚年推行的个人崇拜模式却为人诟病。因此,赫鲁晓夫领导下的苏联政府取消了“人民敌人”罪名,并关闭了大量的集中营。仅在1956到1957年这短短的两年间,苏联就释放了七八百万囚犯,同时为五六百万已经死亡的冤魂进行了平反。

    赫鲁晓夫上台后,明确表态要推翻斯大林的遗产,提出了与斯大林“帝国主义永远存在,战争不可避免”理论相对立的观点。他坚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能够和平共处。此外,赫鲁晓夫在少数民族政策方面展现出了与斯大林截然不同的态度。尽管斯大林本身是格鲁吉亚人,而非俄罗斯人,但他却采取了一系列“俄罗斯化”政策,强迫其他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甚至将不服从的民族流放至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赫鲁晓夫则大力恢复被压迫民族的权利,尤其是车臣、印古什、卡尔梅克和德意志等民族重新获得了名誉和生活的自由,他们被允许返回故乡并恢复自治权。赫鲁晓夫的这些举措虽然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但也触动了许多政治精英的利益,从而为苏联的后期解体埋下了隐患。

    赫鲁晓夫不仅在民族问题上有所改革,还对苏联的农业和工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特别是在农业领域,赫鲁晓夫于1953年9月提出《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报告,指出苏联农业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缺乏物质刺激。为了激励农民,赫鲁晓夫主张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并鼓励农庄发展副业,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局面也有所改善。但这种改革虽然迅速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却忽略了长期由国家控制的农业体制,过于急功近的市场开放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利于稳定发展,导致了本位主义的盛行和地方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得到了不少支持,但也面临着广泛的批评。尤其是在外交领域,赫鲁晓夫与斯大林的好战态度有着显著的差异,他主张改善苏联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这种立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但也在东欧激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东欧,赫鲁晓夫的温和态度让许多国家开始试图摆脱苏联的影响。尽管赫鲁晓夫没有像斯大林那样使用武力镇压,甚至亲自出访波兰与波兰共产党进行对话,答应不干涉波兰的内政,但这些举措却引发了国内部分政治精英的不满,认为这伤害了苏联的利益。

    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他对农业和工业的改革出现了不少失误,特别是当他批判毛主席的改革时,这使得赫鲁晓夫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甚至陷入对立。与此同时,他的改革逐渐失去了支持,尤其是当苏联的高层开始感受到赫鲁晓夫所推行的政策对他们利益的侵蚀时,赫鲁晓夫的政治地位便逐渐动摇。

    最终,赫鲁晓夫在1964年10月13日的中央主席团会议上遭到了勃列日涅夫等人的联合反对。在会议上,赫鲁晓夫被批评为过度集中权力,最终在健康问题的幌子下被迫辞去所有职务,宣布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赫鲁晓夫的下台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宫廷政变”,在苏联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尽管赫鲁晓夫曾试图为苏联带来改革,但他面对的困难远超预期。赫鲁晓夫上台时的雄心勃勃,试图摆脱斯大林的高压体制,推动苏联的现代化,但他的改革触动了权力阶层的根本利益,导致了权力斗争的激化。而他在农业和经济方面的失误,又加剧了他与党内高层的矛盾。赫鲁晓夫虽然在苏联历史上有着大胆的创新,但也因为未能成功实现这些改革,最终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为苏联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由于改革的过于急功近以及对现有体制的深刻挑战,最终导致了各方面的反弹。赫鲁晓夫虽然曾作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勇于挑战旧有体制,但他却没能走得更远,最终在党内高层的“逼宫”下黯然下台,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发布于:天津市